余欣莉在小学时因为被同学欺负而害怕与他人接触,连到食堂买东西也成一大考验。到了少年时期,她发现自己在同学面前和人多的场合时会不停发抖,还会回避上学,在18岁时被诊断患有社交焦虑症(social anxiety)。余欣莉的父亲对心理健康意识不高,希望帮助女儿的他一度花上千元带她看中医,以为这能治好她的“病”。
27岁的余欣莉接受《8视界新闻网》访问时透露,她在小学时期经常因为各种原因被老师挑出来指责,因此同学们也开始排挤她,给她取名字。渐渐地,她开始害怕与他人接触。
“以前的老师不像现在的老师一样。我的老师会因为同学们问太多问题而给与体罚,例如捏学生、扭手臂、拉头发、还罚我们站在全班前面。有一次老师嫌我的刘海太长而骂我。我还记得小三那年,每个班级都必须排成两排,但没有人愿意站在我旁边。”
到了中三,她开始意识到自己在和别人接触时会感到非常焦虑。老师每周会安排全班学生进行“圆圈时间”(circle time),让他们排成一个圆圈进行团体活动或发表意见。每当进行活动时,余欣莉就发现自己无法直视同学们的眼睛,双手和全身开始颤抖,她也为此回避上学。
到了上工艺教育学院的时候,余欣莉的症状变得更严重,她开始回避外出,连和自己家人接触时都会感到紧张,甚至会想作呕,认为自己受到审视。她为此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甚至有轻生的念头。
她意识到自己必须寻求援助,并在综合诊疗所的转介下到心里医生看诊,在18岁时被诊断患有社交焦虑症。
社交焦虑症和一般的害羞内向性格有什么不同?
心理卫生学院情绪管理及焦虑障碍精神科部门精神科副顾问林俊豪医生表示,社交恐惧症患者可能会刻意回避社交环境,或带着强烈的恐惧和焦虑来忍受这种场合。他们也会在受到他人审视的社交场合中感到恐惧,例如在和别人开会时、在他人面前表演或发表演讲时等场合。
社交恐惧症患者可能有焦虑症的家族史、曾经被欺凌、遇到新环境或在童年时就展示非常害羞的个性。社交恐惧症一般在青少年中期到成年早期开始形成。
针对余欣莉的情况,林俊豪医生表示,小时候被欺负可能影响她的长期自尊,进而加剧或延续她在社交场合的焦虑。
余欣莉表示,她被诊断后所接受的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例如治疗师会带她到人多的地方,了解她在这种场合会展示什么症状,协助她面对和克服恐惧。
经过治疗后的余欣莉目前症状已经没有那么严重,她坦言,她几乎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只是需要在同事面前发表工作报告时,还是会紧张。
希望心理健康的讨论可以变得正常化
余欣莉表示,多年前,人们对心理健康的意识不高。当她向父母透露自己的症状时,父亲因为不了解而用不正当的方法试图“医治”她,或对她冷嘲热讽。
“他会觉得我的举止很奇怪,会问我‘和别人接触或外出有什么可怕的’,也会对我说一些不好听的话。但这是因为老一辈的人可能对心理健康问题不太理解,他还是会以自己的方式帮助我,曾花1000多元带我去看中医,以为中医能‘治疗’我。”
余欣莉认为,很多时候,有心理健康顾虑的人,要的只不过是有人倾听,而不是提供建议。
“有时候一些人会提供自以为有建设性的建议,例如,‘要不然你去睡觉或做运动,可能心情就会好起来’,但是这些建议可能会让人觉得他的顾虑不受重视。”
如今,身为社工的余欣莉希望通过成为今年“跨越成见,退去标签” (Beyond The Label) 运动大使的身份,分享自己的故事,提高国人的意识,让心理健康的讨论变得正常化。
“有心理健康顾虑是很正常的,你不一定要被诊断患有某种心理健康问题,你可以有某种顾虑,尽管谈论它,这并不是一件羞耻的事。我也希望鼓励有顾虑的人寻求专业帮助,或与朋友和家人谈论这些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