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款人换平台 Give.Asia将超过21万元善款退还给捐款者 

女童陈睿昕。(图:Facebook/Baby Reese)

本地众筹平台Give.Asia原本已为患有罕见疾病的马来西亚女童筹到超过21万新元的善款,但在近日却宣布将把这笔善款全数归还给捐款者。

据新传媒英文新闻网TODAY报道 ,由于患病女童家长决定转换众筹平台,而Give.Asia未能收到另一平台的文件证明,也无法将善款直接交给医院,所以必须将善款归还给捐款者。

种种原因 筹款人决定换平台 

21个月大的女童陈睿昕患有脊椎性肌肉萎缩症,急需大笔医药费。其父母在2022年9月22日找到Give.Asia,之后在11月25日展开众筹,目标善款是950万令吉(约285万新元)。

在展开众筹之前,各方同意将所有善款直接转到马大医院,以向制药公司购买Zolgensma基因疗法所需药物。其中一部分善款,也会用来支付Give.Asia在Facebook的广告费,以便更多人能看到陈睿昕的众筹页面。

女童父母陈捷圣和钟伟婷回复TODAY询问时表示,在众筹展开之后,曾有不少人联系他们,希望将善款直接汇到他们的户头,原因包括不想向网站提供银行卡资料;也有人认为,筹款人要承担Facebook广告费似乎有欠公平。

女童父母为了确保筹款过程透明可信,拒绝了善心人士的直接汇款,但他们也对于要筹集Facebook广告费“感到非常不舒服”,所以决定在12月10日终止了在Give.Asia的筹款活动。在活动终止时,网站已筹到了71万5272令吉(约21万5000新元)。

女童父母转而向在马国的大山脚瑶池金母慈善基金会(One Hope Charity,简称OHC)求助。女童父母也要求Give.Asia将那笔善款转到OHC。

Give.Asia之后表示,需要经过其合规程序,同时OHC必须提交必要资料,让Give.Asia进行检查,才能将善款转到OHC。

不过,OHC无法提供相关资料。与此同时,女童父母也和医院商讨是否可以直接接收那笔善款,但遭到医院拒绝,原因是那笔钱不够用来买药,同时女童陈睿昕也没有拖欠医药费。

由于Zolgensma基因疗法的黄金期是在病患2岁之前进行,为让陈睿昕赶在2岁前接受治疗,OHC先用了紧急预备金,为陈睿昕支付医药费。陈睿昕在今年2月8日,顺利接受了Zolgensma基因疗法治疗。

Give.Asia在声明中表示,Give.Asia在2月时已重申,必须遵守新加坡的《慈善法令》和条例,以及对受益人进行调查。由于OHC当时还未提供所需资料,所以Give.Asia无法汇款给OHC。

由于各方最终未能达成协议,Give.Asia在4月14日的Facebook帖文中表示,将向该活动的所有捐助者提供100%的退款。 Give.Asia也会承担约4万5000令吉的相关营运费和Facebook广告费用。

女童父母也正向有关部门寻求建议,才决定下一步要怎么做。 

法律专家:善款未能妥善处理可能影响信誉 

受访法律专家相信,Give.Asia拒绝将善款交给另一个平台,是因为如果这些钱没有用于所述目的,其信誉和名声将受影响,也可能被追究法律责任。

律师楼WongPartnership David Chee说:“如果他们不能按照向捐款者承诺的方式使用这些钱,那么根据规定,他们必须把钱还给捐款者。”

相关标签
  • crowdfunding
  • 众筹平台
  • fundraising
  • 筹款
  • Baby Reese
  • 陈睿昕
  • 热门 Popular

    • 大选2025
    • 网络打工人
    • 大声说

    Advertisement

    你可能会感兴趣 You may also like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