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8印象古早】心怀社会青年为逃避追捕加入马共 得奖作家首曝1976 年偷渡过程

1976年海凡抵达吉隆坡时,当年就在拱门下和马共人接头。(照片:受访者提供)

新功能!

听新闻,按这里!

我要听,按这里!

凌晨三点警察上门找人,海凡刚好不在家里,他知道要躲避追捕只能逃到国外,海凡当年参加文艺团体接触了社会主义,也认识了一些马共地下组织成员,当他决定要离开时,联系了这些人请他们帮忙偷渡出国。

本地作家海凡偷渡到马来西亚当天是197699日, 这天是中国领导人毛泽东逝世的日子,而海凡在这天开始走上山,开启打游击的道路,一个多月后正式成为了马共游击队员。

“13年里我住过大约15个营房,这是比较固定的。有时候一两个月,有屋子、课室、厨房等。但是如果是行军流动途中,那么就睡在吊床,在两棵树之间。

其实山里面的日子,最苦的是吃饭的苦。上山过后因为在大森林里,基本上就没有吃过白米饭,粮食供应有限,不够的就用木薯拌着吃,米饭是很少的,没办法吃得饱。

长期处在半饥饿的状态,这种日子是怎样的滋味?游击队员的工作包括什么?如何分工?13年在山里,他只有一次下山的机会,在夜晚的时候到泰国勿洞最靠近市镇的地方,那是一次怎样的行动?

偶尔一些已经退出武装斗争的昔日同僚会搭乘被他们称为  狗叫机的飞机在空中喊话劝人投降,在恶劣的雨林环境和看不到前途的茫然中,海凡的信念在漫漫13年里都没有丝毫动摇吗?

13年雨林生活,对现代人来说难以想象,这系列的《958印象古早》,随前马共游击队员海凡踏上1976年的逃亡之路,一起了解雨林里的生活和身为马共游击队员的经历

吉隆坡火车站月台,海凡踏上雨林生活的起点。(照片:受访者提供)

本地作家海凡另一个笔名是辛羽,本名洪添发,曾参与马共领导的武装部队,是马来亚人民军的普通士兵。在雨林生活十三年。1989122日,随着马共和泰国及马来西亚政府签订合艾和平协议,停止武装斗争,解散部队,在家人的多番努力立下于1992年重返新加坡。

海凡曾获新加坡金笔奖、方修文学奖、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双年奖,《可口的饥饿》入选《亚洲周刊》2017中文十大小说,英译版  “ Delicious hunger 则获得英国笔会English PEN翻译奖,译者为2018年新加坡文学奖英文小说奖得主、新加坡小说家、翻译家程异。《雨林的背影》获2024年新加坡文学奖华文小说奖。

《可口的饥饿》入选《亚洲周刊》2017中文十大小说,2025年4月在新加坡出版英译版 Delicious Hunger ,6月份也会在美国面世。

相关标签
  • 印象古早
  • 马共
  • 热门 Popular

    • 大选2025
    • 网络打工人
    • 大声说

    Advertisement

    你可能会感兴趣 You may also like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