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3月15日, 10岁的杨锡耀独自一人搭上飞往澳洲珀斯的飞机,准备开启一段 “ 赌命” 之旅。
那是在一次学校体检时发现了心脏有孔,在卫生部组成的委员会的安排下,得以到澳洲进行手术。
“确认出国做手术后,我就沒到学校上五年级而是到外婆家休养,一方面外婆家比较靠近中央医院对到院做检查方便些,另一方面当年外婆做流动小贩卖潮州粿,手头上有点零錢可以买些让我快速增加体重的食物。印象深刻的是外婆到巴刹买5角豬肝切成片之后放在碗内,然后用煮沸的水直接淋在豬肝上,我就馬上喝完豬肝流出来的血,虽然血腥味很重,但据悉会補血,还是一口气喝完一大碗,之后又将满满一大碗豬肝吃完,记忆中是每隔一天早餐喝一次血, 在外婆家住约三个月体重增加到符合医院所要求。”

2024年拍摄的照片。(照片:杨锡耀)
生长在一个育有18个孩子的农村家庭里,家里手头紧,学校老师们就帮忙准备出国事宜,老师们自费帮助买些可以在秋天穿的厚绵衣裤、袜子等防寒服装,还写了很多写上英文地址的信封和书信,方便他到澳洲后寄回家报平安,还让他带好多儿童故事书去澳洲阅读。

翻拍自国家档案馆的资料。(照片:杨锡耀提供)

10岁的杨锡耀在珀斯医院修养到1965年5月7日飞回新加坡。(照片:杨锡耀)
“外婆曾告诉我是她劝爸爸妈妈同意签字,让我当试验品去澳洲做手术,论点是“反正这孩子因有这病長不大,迟早会离开人世,不如让他去就医,如果命大活着回来以后能过正常人的生活”。
这期《958印象古早》今年70岁的杨锡耀回顾60年前一趟改变他一生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