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准高科技农业对永续发展的帮助,化学博士林家辉毕业后投身农业,通过研究和创新提高生产效率,也致力培植更多本地无法种植的蔬果,例如甜叶菊和葡萄。
他目前的研究目标主要是扩展蔬果品种和优化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包括培植不适合在本地生长的蔬果,例如从澳大利亚引进一个矮化的葡萄品种。
本地首个自产葡萄
31岁的林家辉说,普通葡萄需要三年才能结果,矮化的品种只需八个月,而且体型适合室内高浓密度的种植法,“我们做研究时也会做市场调查,了解本地顾客接受怎样的葡萄,如果我们的葡萄被接受,价格也没问题,我们就会在本地推广新加坡首个室内种植的葡萄。”

林家辉研究种植的矮化葡萄品种八个月就能结果,而一般的葡萄需要三年。
林家辉也在研究种植甜叶菊。这个植物用来做适合糖尿病病患食用的代糖,但本地的气候、湿度和光周期都不适合能结果。他的目标是调整生态环境,在不受季节的影响下达到多倍的丰收。
他工作的农业科技公司奥智生在裕廊开设垂直农场,在有限的空间,利用高科技种植出比同样土地面积多数十倍的产物。目前,农场种植的蔬果主要是用来做沙拉的蔬菜,包括生菜、瑞士甜菜和芥菜。
奥智生联合创办人杨惠杰说,新加坡不大适合种植这些蔬菜,但用室内的技术能种出最佳状态。室内种植也节省高达90%的耗水量并减少85%的施肥量。

林家辉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充满挑战的高科技农业领域。
林家辉认为年轻人对传统农业比较抗拒,觉得没有前途,但高科技农业其实有很多新知识可以学习,也有很多新挑战可以尝试,因此希望更多本地年轻人会考虑加入这个领域,推动永续发展。
年轻人对传统农业会比较抗拒,觉得没有前途;高科技农业有很多新知识可以学习,也有很多新挑战可以尝试。
奥智生农业科学家林家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