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故事藏进诗中 温柔治愈每颗受伤的心

(图:小日子)

陈繁齐, 新生代诗人、文字创作者,以帐号 circa0218 在 PTT 诗版发迹。文字贴近生活,擅长以细腻而悲伤的字句探索情感。曾出版诗集《下雨的人》、《那些最靠近你的》。写诗之外,也喜欢弹吉他、打电动和发呆看海。

我喜欢雨天,尤其是夜深人静的夜晚,听着窗外的雨声滴滴答答,仿佛空间里只有我,很自在、很放松。喜欢雨天,是因为它曾陪我度过最糟的日子,也曾看过我重建后的样貌。无论发生什么事,雨天永远始终如一,就像写诗一样,让人有种被温柔包覆的安全感,也纾解了那些说不出口的忧虑。

繁齐说,喜欢大海和雨天是因为无论发生什么事,它们的模样都永恒不变,带给他安全感。(图:小日子)

开始写作是国小的时候,妈妈买了日记本,要我记录下每一天。年纪尚小的我,对生活的感受不多,为了写日记,我在平淡的日子努力挖掘,逐渐养成检视生活及写作的习惯。

几年之后,无名小站、脸书、IG 等社群网站陆续出现,我的写作媒介也从日记本变成网路平台。不过每篇文章要写成结构完整的散文并不容易,于是我开始尝试较为片断的文字书写,反而有着类似诗的样貌。后来发现,不同文体对我来说有不一样的抒发功能,像是散文可以在需要详述人、事、物与情节时使用;若是想述说较琐碎、秘密的话语,就用诗处理。

(图:小日子)

虽然喜欢写诗,但大学时,因为在新诗课程中,自己的作品未能获得正确的解读,得到不理想的成绩,觉得生气、沮丧,甚至打算放弃写诗,即便写了,也不愿再与人分享。直到大学毕业后,有次为了赚取 P 币(注),试着把我的诗《到远方去》贴在 PTT 诗版上,结果意外得到回响。

这件事让我重新审视,大家对于诗的喜好、认知,以及整个现代诗的生态,才开始去读像是任明信、林婉瑜等诗人的作品,发现诗是很主观的,或许可以再尝试看看。就像作家罗兰巴特曾说,文字是种符号,和所指事物的关系并不紧密,需要倚靠个人经验产生联想。我觉得阅读文章,就像一个解码的过程,作者只是提供一个联想的管道,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阅读。

像《到远方去》这首诗是在我将要当兵之际,心仪一个女孩,却因为即将入伍不能时常见面,写下对她的思念与分隔两地的时差感。在网路上分享后,有人感同身受,也有人想起自己逝去的亲人。我才明白,其实每个人对诗的解读不同,这也是诗有趣的地方。

注:PTT 上的虚拟货币。

想要出门散散心时,繁齐会骑车到北海岸走走,沿着堤岸散步、看着大海放空。(图:小日子)

退伍后我一边创作,一边接文案,其实生活不像一般人想得如此浪漫,大多时间被工作填满。有时候忙起来,自己的时间变少,创作进度就趋于缓慢,但晚上睡觉前总会在脑海回想今天看到的人,他的穿着、妆发、表情,或是到过的地方有什么画面、放了什么歌曲⋯⋯,是一种检讨,也是一种回味,这个过程中就会得到很多灵感。也因为作品皆是真实记录下当时的心境,所以我很多诗会提到睡前、夜晚。

除了创作,经营脸书或 IG 也是很重要与读者互动的管道,只要有时间我都会上网确认读者给我的讯息留言,不一定会回覆,但一定会看。也会定期检视自己的 Hashtag,快速地浏览,按个爱心表达我的感谢,谢谢对方喜欢我的作品,甚至抄录我的诗,让它被更多人看到。

我觉得诗有机会崛起,很大的原因是载具影响了阅读习惯,在零碎的通勤时间里读一首诗,就能慢慢咀嚼、思考。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个世代的人很压抑,这个压抑不是过去那种大时代下的思想禁锢,反而是在快速变迁之下,产生强烈的失去感,不知道如何去表达、处理,诗就成了一种抒发的管道。

我很庆幸自己有写作习惯,虽然有时候回头看过去的文章,已经不太记得当时在难过些什么,但仍可以从文字里看到当时的心境转折,好多复杂、纠结与不安的情绪,都被文字温柔地承载。对于个性不是那么活泼,甚至有些难放下警戒的我来说,它已成为我疗愈心灵的一帖良药。

文:吴亭谚
图:简子鑫

※ 本文经小日子提供授权本网站刊登,未经授权许可请勿转载。※

相关标签
  • 陈繁齐
  • 热门 Discover

    Advertisement

    你可能会感兴趣 You may also like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