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着眼天下:舍弃城市生活 台湾年轻人返乡务农

台湾政府近十几年来积极鼓励年轻人返乡务农,希望能解决人口老龄化、农村荒芜和青年就业等问题。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当地已有约2万名年轻人投身农业。

台湾政府近十几年来积极鼓励年轻人返乡务农,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农村荒芜和青年就业等问题。截至2023年,已有约1万9200名年轻人投身农业。

舍弃舒适城市生活 为何愿意到农田工作?

在台南六甲区,一对姐妹花同父母一起经营两公顷大的火鹤花农场。33岁的姐姐张椀喻在大学修读的是室内设计,在台北工作五年后回到台南,协助家里打理花卉事业。

张椀喻 花农(姐姐):
“我乡下小孩还是喜欢乡下的感觉。”

小一岁的妹妹张翔喻起初在台南市当物理治疗师,原本没计划当花农。

张翔喻 花农(妹妹):
“那时候妈妈刚好生病,家里面需要人,所以我就辞职回来帮忙。”

大改生活习惯 为花圃尽心尽力

要城市人突然改变作息,遵循日出务农,日落休息的模式,其实并不容易。

张翔喻 花农(妹妹):
“务农就是要自律,你必须得在天亮的时候做。然后这也是我比较常被骂,每天骂我很晚才起来,就是大概可能7点多、8点这样子,以务农来讲已经很晚了。”

六年来,椀喻和翔喻跟着父母学习后开始创新,透过社交媒体吸引年轻人市场。她们也同时设计巧妙包装,吸引更多人在母情节等重要节日选择以火鹤花来送礼,逐步提高了火鹤花在国内外市场的佔有率。

因热爱牛只 年轻人坚守牛耕文化

40岁的高一鑫十年前因为接触有机耕种,意外成了养牛人家。后来更从屠宰场刀下,解救了几只原本要被宰杀的牛。可是当他真正开始与牛工作时,才发现这美好的愿景实际上充满了挑战。

高一鑫 拖拖拉拉牛耕队队长:
“每一样都是挑战的,就是牛原来是要教才会工作。再来就是照顾它,就每天不能休息,不能出门这样。”

积极向社区推广牛耕文化

高一鑫也积极举办活动,向社区推广牛耕文化。其中一个亮点就是动手制作天然的牛粪薰香,点燃后就有驱蚊和除湿的功效。

陈婉莺 亲子活动参与者:
“队长给他们牛的薰香,然后它的形状是月饼的,但是他们就觉得说,牛粪拿起来其实没有那么臭。”

曾想过放弃 但选择硬着头皮走下去

高一鑫带领着团队走过十年。至于一起打拼的伙伴,高一鑫更没有放弃的理由。

高一鑫 拖拖拉拉牛耕队队长:
“我可以放弃,可能我不养牛我日子还比较好过。但是它就不行,如果我放弃了它,就等于就是它可能就要被送去屠宰场。”

相关标签
  • 晨光第一线
  • 台湾
  • Taiwan
  • 农业
  • 务农
  • 农场
  • 花圃业者
  • 花农
  • 花圃
  • 火鹤花
  • 花朵
  • 耕牛
  • 牛耕
  • 牛只
  • 耕种
  • 养牛
  • 牛粪
  • 牛粪熏香
  • 晨光第一线

    新闻、时事信息热辣送上,社会、生活专题天下网罗。早晨新闻资讯节目《晨光第一线》,每周一至周五,早上9点和你见面。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