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长人士的体力和柔软度,或许不如一般的年轻人,但是毅力和坚持也能转化为一股令人敬佩的力量。
马来西亚吉隆坡有一位75岁的长者,十分热衷于二十四节令鼓,十年来参与过各项表演。但是这个被列入马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需要配合呐喊和肢体动作,考验的是鼓手之间的配合和体力。年长者要如何跨越这样的挑战呢?
今年75岁的杨碧玉,退休至今已有20多年,退休后的她积极尝试各项爱好活动,静态活动如瑜伽和书法,都是她年轻时的梦想。
从静态到动态 退休后更有活力
杨碧玉偶尔也会和孙子们一起写书法,聊天说故事,但是不愿安于现状的杨碧玉一直怀抱另一个梦想。她在十年前加入雪隆潮州会馆妇女组全女班二十四节令鼓队,总算圆了她30多年来的心愿。
“我在一个宴会上我看到二十四节令鼓表演,很震撼很喜欢那个鼓声,也喜欢他们的舞姿,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不管会不会先报了名。”
活到老学到老。杨碧玉的人生并没有在退休后停摆,反而更持续精彩。接触节令鼓之后,不单是体力增强了,也从中收获了一班友情。今年鼓队迎来十周年,在十周年庆典这天,她们也完成了苦练多年的演出。这支以乐龄人士偏多的鼓队,让人无不为他们感到骄傲与赞叹。
场上是教练 场下备受照顾
领导鼓队七年的教练在提起鼓队时,直言自己就像是儿子一样被照顾,也为姐姐们的毅力所感动。
日华(二十四节令鼓教练):“这七年来最难丢掉的其实是肥肉,因为每次来练习都有东西吃,然后都被养到胖胖的,好像是他们的儿子这样子被照顾。”
七旬妇积极参加社团活动 以自身力量树立榜样
今年71岁的黄楚合同样也是加入了鼓队十年。当初还是妇女组理事的她,在其他理事的鼓舞下,一同向董事会提议要成立鼓队,希望把女性凝聚起来,一起去完成一项活动。
“其实困难的是因为年纪的关系,因为我都71岁了,有时候会忘记,不过鼓队不是个人的表演,我们是团体的表演,所以每一次都要配合听,老师教我们也是教得很辛苦,真的很难得坚持到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