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和教育部等机构去年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本地每十名青少年中,就有一人患有至少一种精神疾病。
为了提高本地青年自我心理健康的意识,本地一家名为Tapestry的非营利组织,过去五年来在校园与社区,举办了50多场书写日记工作坊。组织也向公众征稿,分享他们克服精神疾病的心路历程,以鼓励陷入低潮的人。
吴楹炫曾患有厌食症 网上搜索相关经验分享平台
23岁的吴楹炫去年从法律系毕业,并考获律师执照。运动一直是她调解压力的方法。在15岁那年,楹炫被诊断有厌食症,经过半年的药物治疗和心理辅导后,楹炫健康逐渐获得改善。楹炫过后大量阅读心理治疗和辅导的书籍,把质问批判化为自我疗愈的行动。
吴楹炫 律师 非营利组织志愿者
“我在康复的过程中,我上网搜索很多,遭遇同样情况的人是怎么样克服的。然后他们都是通过这些博客来分享他们的经验,然后我就看那些很多是美国还是欧美国家的人写的,就想新加坡有没有同样的平台?然后就再找一找,然后就看到了Tapestry。”
Tapestry Project 教导公众记录情绪感受
Tapestry Project是妮可在2014年成立的一家非营利组织,透过举办写日记工作坊,教导公众以健康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情绪与感受,以提高对身心健康的意识。
妮可 Tapestry Project 创办人
“2022年我就上网读了一个叙事治疗的课程,是因为我想多协助别人。如何把自己的经历说出来,用自己的经历来鼓励自己,也可以协助别人。”
透过艺术抒发感受需留意情绪波动
书写或绘画等活动能很好的抒发情绪,不过新加坡心理健康协会艺术治疗师提醒,在透过艺术抒发感受时,要特别留意情绪的波动。
林家伃 艺术治疗师 新加坡心理健康协会创意中心
“当我们自己在家里绘画、写日记的时候,可能会突然间感觉到非常难过,或者情绪波动很大的时候,我建议你首先停下来先去做别的事情。让你的情绪线冷静下来,之后你能去寻求专业的艺术治疗师,更深入了解什么事情造成你情绪波动。”
走进校园社区 提高公众心理健康意识
寻找专业人士协助是有必要的,但是不少人在心理健康出现状况时却没有觉察。于是妮可将写日记的方法带进校园和社区,2019年开始举办工作坊,让青少年开启自我对话的旅程,从而更贴近自己的内心。
目前是叙事治疗师的妮可在工作坊上会让学员在书写的过程中,厘清自己面对的问题和挑战,以及找出自身的优点强项,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并不忘自我勉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