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最大的室内蘑菇种植场创办人,28岁王政詠对蘑菇各个阶段的生产过程驾轻就熟。但在创业前,政詠对蘑菇并没有太多了解。
新加坡计划在2030年,让本地生产的食物可以满足国人30%的需求。在大学念工商管理的政詠嗅到了商机,为了创业而决定硬着头皮从低做起。他去了农场打工,也去了昆虫养殖公司,慢慢了解这个行业。
创业初期,政詠没想过找搭档合作。但几个月后,他开始觉得孤单、吃力,开始有了找搭档的念头。政詠想起了之前在国外当交换学生时,一拍即合的好朋友,来自德国的菲利克斯。一通电话造就了两名好友一起圆梦的契机。菲利克斯就在一个月之内,只身来到新加坡打拼。
是好友也是战友,学会拿捏什么时候该扮演什么角色,这对两人的合作关系来说非常重要。
与好友搭档创业,教会了他哪些事?政詠说:“跟朋友或者是家人创业,最重要的是沟通。沟通是需要不只是讲话,有时你要懂得怎么去听。沟通是在对的时间说对的话,比如说我们公司开会的时候,应该谈公司的东西,不应该谈太多私人的问题,放工过后我们尽量别谈公司的东西,大家都要休息放松一下。如果你还一直在说公事的话,可能对方就会觉得太多压力了,没时间休息。跟好朋友创业的好处是,有困难的时候,你能相信到你的好朋友不会离开你,我们会有这个感情,会有这个信任,看到我的想法变成现实,就像个种子变成实际的成果,这都带给我好多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