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三宣布对所有进口产品征收10%额外关税,并对近60个国家加征对等关税,导致全球市场剧烈震荡,引发担忧情绪。海峡时报指数今日闭市暴跌285点,是近26年来的第三次大跌幅。
《狮城热话》在8视界新闻的YouTube平台发起投票,询问网友关税风暴来袭,最担心什么情况发生。约60%的网友最担心出现经济萧条,22%害怕失业或裁员,16%忧虑股票大跌。
全球信心动摇 股市无序下跌
华侨银行亚洲地区研究与策略主管谢栋铭指出,市场恐慌源于两大不确定性:“特朗普政策将颠覆二战后建立的全球贸易秩序,而中美两大经济体可能脱钩的风险更让投资者无所适从。”这种“无法定价的风险”导致资金大规模撤离,全球市场进入“无序下跌”状态。
马来亚银行经济师郑宁补充道,新加坡股市7%的跌幅,虽不及2008年金融危机和2020年疫情时的水平,但“政策不确定性已飙升至史无前例的高度”。值得警惕的是,被认为是避险工具的黄金,以及多种加密货币,都出现抛售现象,反映市场流动性危机正在形成。
经济萧条离我们有多近?
被问到是否会发生经济萧条时,两位经济分析师都暂时保持中立。
谢栋铭说,对美国不是“完全的悲观”。他认为美国这次没有面临明显的结构性失衡,因此相较2008年的金融危机时期,或许这次关税政策的影响,还要再稍加观望。
“但是如果回到亚洲的话,我想对亚洲的伤害是在的,不管未来怎么走。全球贸易会放缓,我们作为一个比较开放的经济体,自然而然就会对我们的经济带来很大的冲击。”
我国中小企业 身处“大象角力”的草地上
新加坡中小企业商会会长洪煜分析,关税对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冲击目前呈现在三个层级:
1. 直接冲击:涉及中美贸易的企业立即面临成本激增,特别是已在运输途中的货物,被禁止运输,陷入定价困境;
2. 间接冲击:通过亚细安地区转口美国的企业,将经历延后打击;
3. 系统性冲击:纯本土企业也将承受经济放缓后带来的压力。
“就像大象走过草地也会被踩踏,”洪煜形象比喻,“更多跨国企业将新加坡作为贸易‘跳板’,反而加剧了本地市场竞争的红海态势。”
面对挑战,洪煜建议企业应该加速数字化转型,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政府方除了资金扶持以外,或许可以借鉴台湾等地的经验,制定行业精准扶持方案。
洪煜同时也建议,本地大型企业在向外发展时,也应该带动和扶持更多本地中小型企业一同开拓市场,就好像一些中国企业在进军海外时,“带来整条供应链”。
本地裁员风险提高?
面对失业率是否会因此提升,郑宁认为实体经济冲击将在下季度显现,而金融市场的寒意已经扑面而来。目前新加坡失业率虽维持在2%的健康水平,但外贸相关企业的招聘意愿势必减弱,但不至于会大幅的裁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