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会先问人工智能应用吗?《狮城热话》在《8视界》YouTube 频道发起的投票显示:10%的网友会使用人工智能、并完全信任;54% 会偶尔使用来作为参考,20%的网友只相信医生,16% 没想过使用人工智能。
亚历山大医院传染科主任孙锦医生也会用AI 来做医疗资讯,但只限于帮她整理资料,诊断和开方则会是由她亲自出马。
考获医学执照 ChatGPT省去“十年寒窗”
最近研究显示,ChatGPT 能通过医学执照的考试。新加坡理工大学数码化技能中心主任黄开庄教授一点都不质疑ChatGPT的应考能力,毕竟人工智能的“课本”是全互联网的知识,包括大量医学文献资料,所以过关是应该的。
可是黄教授指出,有知识不等于会应用。孙锦医生也进一步补充,训练人工智能模式可能会涉及错误医学信息的使用,这会给AI看病扣分。所以人工智能只能是医生助理,还无法取代医生。
糖尿病母亲要减重 AI会问她吃什么药
使用ChatGPT来制定瘦身计划的AI应用使用者林骏旭,就喜欢它的“循循善诱”。他坦言起初ChatGPT答案不完整,但他一来不断追问,二来更精细地告诉它,自己每天能分配多少时间,以及自己的饮食和运动爱好等等,结果获得了一套颇有成效的运动饮食方案。林骏旭风趣强调,ChatGPT还懂得鼓励!
后来他请ChatGPT帮助母亲瘦身。得知老人患有糖尿病,ChatGPT就“正襟危坐”问起母亲服药的细节,试图以更针对性的对话来减低出错的可能性。
有关病人什么情况可以问AI,孙锦医生认为当病人想多了解疾病基本知识和健康知识的时候,威力强大的AI能提供绝佳参考。这仍是AI目前最大优势所在。
不同提示和对话方式 答案不一样
《狮城热话》节目组针对ChatGPT做实验,发现对它质疑,它会给以更精细的回答。面对不信任,它态度坚定。可是一旦开始用引导的方式提问,它就显得动摇。不同的AI工具,答案还会不一样。
黄开庄教授点破:ChatGPT主要是利用语言模式来进行回答,需上下文、字词和语境等种种提示。它并不理解问题,所以问什么和怎么问,都会影响答案。
人工智能目前还不具备完全取代医生的能力。有病,是可以利用AI来充实自己对疾病的理解,为求医打下坚实的基础。但身体不适,看医生肯定仍是最安全妥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