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健身风潮的兴起,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饮食与运动的结合。一些人会在增肌过程中,以红肉为主要蛋白质来源,甚至戒掉碳水,却忽略了红肉含有较高的嘌呤,长期过量摄入可能让尿酸升高,增加痛风的风险。
一般上人们认为要避免尿酸过高和痛风,就需要控制饮食,坊间对此有各种说法,但不一定正确。
迷思一:痛风患者能不能喝汤?
顶峰西药房家庭医生洪顶顺医生说,并不是所有汤都不能喝。例如佛跳墙和日本拉面的豚骨高汤,因为使用海鲜和肉骨长时间熬制,大量嘌呤都融进汤里,痛风患者应该避免食用。
淡马锡理工学院食品、营养与烹饪科学专业讲师郭韧也同意。他补充,猪杂汤等内脏汤嘌呤含量也很高,会溶解在水里,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因此应该避免。反之,低嘌呤的白菜汤、番茄汤、南瓜汤等菜汤,则不会加重患者的痛风情况。
迷思二:痛风患者能不能吃豆类?
郭韧讲师说,没有加工过的黄豆嘌呤较高,反而豆腐和豆浆嘌呤含量则非常低。它们在去渣和过滤的过程中,大部分嘌呤已被去除了。还有一些嘌呤含量低的豆类,包括绿豆、豌豆和扁豆,这些豆类尿酸高的民众整粒吃都没问题。
迷思三:喝太多高糖饮料会痛风?
郭讲师和洪医生都指这个说法并不正确。洪医生表示高糖饮料不会直接导致痛风,但痛风患者应该避免果糖过高的饮料,因为这可能会抑制尿酸的排出,从而使体内尿酸水平升高、痛风发作。
郭韧讲师也以方便铭记的3-2-1法则,列出民众避免食用的食物。3代表三种应该避免食用的肉类,即内脏、海鲜、红肉,2是指两种酱料,即虾酱和肉汁,1则是啤酒。他说,民众减少食用这三肉两酱一酒,能减缓痛风症状。
洪医生补充,尽管控制饮食非常重要,但有些患者是因为基因问题或年龄增长,所以体内无法有效分解嘌呤,他就有患者即便吃素也无法缓解痛风。洪医生指痛风并非“痛完就好”,对这一类患者,他会建议看医生定期追踪,定期服药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