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父亲,在华人的传统观念里,好像都是比较严肃的一家之主形象。但在本地就有一对父女,让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严父形象,在网络时代是如何被打破的。他们的社交媒体上有一系列女儿对父亲恶作剧的视频,例如直呼他的名字,或者是把鸡放在父亲肩膀上等等。看似严肃的父亲虽然一开始会生气,但之后总是会在女儿的笑声中融化,让人在无厘头的搞怪中,也能感受到一丝温馨。
视频中的爸爸 Vincent(林鸿新)在访谈中透露,女儿的恶作剧令他“防不胜防”,虽然确实觉得女儿有些“没大没小”,但他说这既然是女儿最喜欢做的事情,他也愿意支持。林先生说,他在孩子小时候忙于工作,较少有时间陪伴他们,后来自己事业稳定后发现女儿长大了,他也开始去尝试了解年轻一代的世界。
女儿林丝敏说自己小时候不太敢跟爸爸聊心事,因此现在身为人母,她希望能和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不过当孩子犯错时,她还是会严厉管教。
与林鸿新一样,现在越来越多家长会认为,像朋友一样相处才会让孩子对自己有分享意愿,但也有些父母会担心自己和孩子太像朋友会管不住他们。那怎样才是更理想的相处方式呢?
飞跃社区服务中心资深顾问凌展辉说,亲子间的相处模式与孩子的成长阶段有着密切关系,当孩子年幼时,家长应该以“训导的方式”给孩子树立规则;待孩子长大一些,父亲就能成为“教练”,在生活中指点孩子;而在成年后的阶段,就可能会演变成更像朋友的关系。
凌先生说,上一代可能男主外,女主内的关系,“严夫慈母”较为普遍。不过随着社会变迁,双薪家庭和父亲陪产假的普及,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也随之变化,甚至颠覆以往,逐渐出现“慈夫严母”的现象。
14/06/2024 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