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二季国内生产总值预估年比增长2.9%,表现比预期要好,制造业也扭转连续两季的跌势,实现扩张。下来的经济走势是否会持续利好?
大华银行环球经济与市场研究主管全德健,上《十分访谈》节目时说,从第一季增长3%,到第二季的2.9%,这些数字意味经济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大华银行暂时将全年的经济增长预测,维持在2.9%。
至于制造业的表现,全先生认为,上一季的增长其实得来不易,因为电子业的表现其实不太理想,整个制造业的增长步伐还是相对较缓慢的。虽然目前有关人工智能的需求非常强盛,但这会不会推动制造业产量,仍有待观察。在全先生看来,制造业今年面对的挑战还是相当大的。
另外,美国6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年比增长放缓到3%,意味着通胀情况有所改善,市场对与美联储降息的预期也增强了许多。全先生透露,大华银行经济与市场研究团队的看法是,美联储今年会有两次降息的可能性,一次在9月,另一次在12月。如果通胀率继续放缓,9月降息的可能性很高。至于对本地市场的影响,全先生说,降息对经济活动的推动,肯定能起到利好的影响。
经济表现的好坏,往往会影响家庭收入和消费能力,不过一些生活必须品的开支,是无法避免的。本地一项调查就列出了40个被国人认为是生活必需的物品或活动,包括冰箱和冷气,或每年一次到东南亚国家旅游。新加坡政策研究所的学者,则针对这些必需品,展开另一项跟进调查,希望了解在公众眼中,谁应该为这些必需品和活动买单。
新加坡政策研究所研究员李彦莹说,总体来看,大多数人都认为在满足生活必需品时,个人的责任大于政府,接下来才是社会和企业。不过如果国人没有六个月或以上的应急存款,低收入家庭的受访者更倾向于希望政府给予支持。
除了经济能力,年龄也会对看法产生影响。李小姐指出,报告显示年长一辈比较支持自力更生,自己承担基本需求和物品的开销,而年轻一辈则倾向于依赖政府的帮助。团队推测,这可能是因为两者的收入和储蓄不等,年轻一辈也可能更支持社会主义所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