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城有约 | 译言译语:机器翻译会否替取代人工翻译?

译言译语:机器翻译会否替取代人工翻译?

要当好一名翻译员,通晓两种语言是最基本的,除此之外,还要对两种语言的文化都有所了解。新加坡社科大学人文与行为科学学院,翻译及传译课程主任许芸副教授表示:“他不仅要对异族的文化、外国的文化有很深的了解,他还需要了解他自身的文化,而且不断地比较这两种文化,然后在这两种文化当中找到相应的语言对应。”

除此之外,翻译员还必须具备:应变能力、调研能力、跨文化的沟通能力和应用科技的能力。

许芸副教授说:“他也要有很强的应变能力,他知道说怎么样通过变通,把一个文化没有的现象,他要怎么转换到另一个文化里头去。译者他也要有很高的调查、调研能力,为什么?因为你翻译的时候接触的都是陌生的东西,都是很深奥的术语,你是没有办法了解的,所以你都要通过调查。”

“假如翻译从业员他不拥抱科技,他拒绝使用科技,他还是运用古老的纸和笔或者是用文字处理的方式来一个一个字地翻译的话,那他确实渐渐地会被淘汰掉。但是如果翻译从业员善用科技,他能够拥抱科技的话,他就会有很多的机遇。”

机器翻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而最新阶段的技术突破则始于2014年,这一阶段主要是神经机器翻译。

南洋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毛可智副教授表示,机器翻译有几大优点:“第一个优点,首先它快,几百万个文字可能几秒钟就能完成翻译,那么因为这个特点,机器翻译特别适合于大批量文档的翻译。第二个特点就是,价格非常低廉。第三个特点就是多语言的翻译。个人之间可能专家翻译可能只通晓两种语言,但是机器翻译可以使用几百种语言之间的互译。第四个特点就是我们非常容易得到,也非常容易使用。”

不过机器翻译也存在目前难以攻克的弱点。毛可智副教授说:“第一个缺点是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度,非常复杂的语言翻译,它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都会下降很多。第二个缺点就是说它缺乏文化的敏感性。第三个缺点就是说可能语言的当地化,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它可能不符合当地人使用语言的习惯。还有一个是专业性文档,专业性文档需要专业知识,所以现在的机器翻译还不适合这个领域的翻译。”

许芸副教授针对一些本地习惯用语进行实验调查,发现:“那些深具文化含义的词,比如我们说新加坡的 chope culture,如果你去查的话,知道这个词不是一个规范的英语词,机器就干脆采取音译的方式把它翻成乔普文化。但实际上是新加坡的,那么到底是霸位文化或占位文化,这个又是值得商榷的地方。”

机器和人工翻译各有长短,学者认为拥抱科技、取长补短,才是生存之道。

毛可智副教授:“翻译人才也需要理解、熟悉并掌握机器翻译的软件,因为这些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第二个就是要加强高水平翻译人才的培养,这就需要对翻译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对母语,需要对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进行深刻的理解。”

许芸副教授:“人机合作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一定。机器翻译译后编辑,所以你会发现慢慢译后编辑这一块,在市场的比重在增加,而人工翻译的比重在下降。你要做译后编辑,你要找出机器的错,那你当然要有很高的双语的能力、变通能力、文化的洞察力。你才能够知道翻译错在哪里。”

相关标签
  • 狮城有约
  • Hello Singapore
  • 翻译
  • translation
  • 你可能会感兴趣 You may also like

    狮城有约

    提供每日新闻,讨论时事热点、轻松分享生活资讯。全新节目《狮城有约》,每逢星期一至五,傍晚 6.30-7.30pm,和你有约!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