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的胡仲华,原本经营家具生意,疫情时生意受到影响,资金无法周转,他只能住进工厂。
“50多年了,我的工人跟着我很久,我不舍得让他们没有工作,所以我卖掉我的组屋,为工厂投进资金。”
但根据建屋局规定,工厂不得居住。胡仲华在社会服务机构AWWA的安排下,和妻子住进一间临时住所。
受伤入院 心挂租赁组屋
AWWA提供基本的日常用品,也在胡仲华一次不小心跌倒时,为他召救护车,让他入院治疗。
当时胡仲华住院三个星期,进行了两次手术。很不巧,胡仲华申请的租赁组屋刚好在那段时间选房和拿锁匙,令胡仲华紧张又无助。
AWWA社工蓝燕莲说:“我们就打电话给建屋局,告诉他胡仲华的情况。建屋局就说好的,申请人不来也可以,他太太先来。太太先选房子,等他出院了才去还钱、拿锁匙。那么他就很放心。”
过来人“毕业典礼”分享经历
受助家庭刚住进庇护所时,面临的挑战很多,AWWA只能尽力改善住户的居住体验,并且在过程中给予鼓励和支持。
AWWA家庭服务主任司徒慧霞说:“我们的家庭在申请组屋的时候,可能会面临被拒绝又重新申请的情况。这样反反复复,他们可能会觉得很沮丧,也很疲惫。”
AWWA相信社区的力量,“我们会安排一个毕业典礼,让之前已经达到住房目标的家庭回来分享,鼓励我们现在还住在这里的家庭。”
社会及家庭发展部的数据显示,2019年本地露宿街头的人有921人,两年后的2021年减少到530人。但是住进过渡庇护所的人却大幅度增加,从65人增加到420人,增长了约六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