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昨天(13日)完成荼毘仪式,星云生前曾说,自己没有舍利子,不过佛光山证实,大师的大体烧出了数不清的舍利。到底舍利子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
根据佛光山官网解释,舍利的梵语śarīra为遗骨之意,按照佛教的观念,舍利和一般凡夫俗子的遗骨是有根本区别的。
“由于它的形成原因,既非生理上的关系,也非食物的结晶,而是日积月累长年修持,功德昭著的成就标志,是戒、定、慧三学熏修的成果。”
如《金光明经》卷四〈舍身品〉说:“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
不过民间一派则认为,舍利子其实是人体内的“结石”,因为僧人大多数长期茹素,植物中的草酸逐渐形成草酸钙结石,另有一派说法认为是人体骨骼在火化时,产生骨质重结晶。

图:ETToday
不过这仍无法解释,为何舍利子的颜色如此多样。
台湾ETToday引述枋寮医院肠胃科医生方冠杰说,从医学角度来看,舍利子的形成应该与火化有关系,土葬比较不会有。一般来说,舍利子的成因有两种说话,第一就是结石,跟佛教徒不吃荤有关,饮食有较多维生素、矿物质,有没有摄取油脂、肉类,胆汁比较容易形成结石。
第二个原因可能就是因为火化,火化炉接近千度高温,人体骨骼因为高温裂解,骨头里面的矿物质融化,降温过程中形成结晶。方冠杰也说,如果是温度剧变形成的结石,比较容易变成圆形,如果是一般结石,可能形状会比较类似小石头。

图:ETtoday
无论如何,舍利子的形成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答案,而这个发生在高僧遗骨的现象,至今仍带有宗教神秘色彩。
最著名舍利子-佛牙舍利
说到最著名的舍利子,莫过于佛陀舍利。据传,佛陀涅槃后,火化荼毗之时,全身碎为细粒舍利,唯有留下四颗牙齿没有沮坏。
不过目前世上已知下落的佛牙舍利只有两颗,一颗供奉在中国北京西山灵光寺的佛牙舍利塔,另一颗则是珍藏在斯里兰卡坎底(Kandy)市的马拉葛瓦寺(MalagaWa)。

供奉在斯里兰卡坎底市马拉葛瓦寺的佛牙舍利。
相传留在人间的还有第三颗佛牙舍利,不过至今下落不明。佛光山说,这颗舍利在1998年,由原本密藏这颗舍利的贡噶多杰仁波切转赠给星云大师,并指这颗佛牙舍利的落脚处是高度机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