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委员会检测发现,20家咖啡销售单位的59款咖啡中均检测出2A类致癌物“丙烯酰胺”,当中不乏一些著名品牌,如美国星巴克、中国瑞幸等。另外,中国当局也发现,一些所谓“无糖”的咖啡,其实含糖量超标。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福建省消委会近日,对福州市20家咖啡销售单位的59款现制现售咖啡进行了检测。
这些咖啡都属于比较出名的品牌,例如瑞幸、星巴克、幸运咖、COTTI COFFEE等,涵盖了不同品类的咖啡产品,包括美式咖啡、拿铁和风味拿铁等。
检测涉及八个不同成分,其中包括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反式脂肪酸、总糖、咖啡因和丙烯酰胺。
结果,所有59款样品中,均检测出低含量的2A类致癌物丙烯酰胺(acrylamide)。不过《新京报》报道补充, 目前我国暂未对咖啡中丙烯酰胺作出限制性或禁止性规定。
什么是丙烯酰胺?
丙烯酰胺主要在某些食物经高温处理的过程中产生。
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四类致癌物中,丙烯酰胺属于2A类致癌物,也就是对人类致癌作用证据有限。很多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丙烯酰胺与肾癌、子宫内膜癌、头颈部肿瘤有关,不过这些致癌性也只是“疑似”。
一般情况下,通过喝咖啡很难达到这一致癌剂量,因此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适度饮用咖啡是相对安全的。
另外,这次的测试也发现,样品中有两款美式咖啡和2款拿铁标称为“无糖”,但经检测,其中两款拿铁样品含糖量超过标准对“无糖”规定的最高限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