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等80余年盼夫归来 贵州103岁老妇抱憾离世

杜虎珍享年103岁。(图:极目新闻)

新功能!

听新闻,按这里!

我要听,按这里!

“我就要在家守着,万一他哪天回来呢?”中国贵州省一名“痴情”老妇杜虎珍,坚守家乡老屋,等待失联丈夫长达80多年,不仅独自抚养幼子、支撑家庭,一生未改嫁,生命最后一刻,仍期盼丈夫黄俊夫归来。

综合《极目新闻》和《羊城晚报》报道,来自贵州遵义市的杜虎珍,苦守老屋80余年等待丈夫归来,最终在上个星期六(8日)下午6点16分与世长辞,享年103岁。据悉,杜虎珍的丈夫黄俊夫于1950年曾定居马来西亚,随后迁居新加坡。

根据后人发布的讣告显示,杜虎珍生于1921年3月10日,1940年与黄俊夫(原名:黄光明)结为夫妻,育有一子黄发昌(已故)。同年婚后不久,黄俊夫便参军辗转各地,1952年在海外失联。

自此,杜虎珍独自抚养幼子、支撑家庭,一生未改嫁,将思念化作岁月里的无声守望。她曾说:“他答应过会回来,我就等到最后一刻。”

左图:杜虎珍(右一)与其子黄发昌的合影;右图:后人发布的杜虎珍讣告。(图:极目新闻)

唯一一次见到亲生儿子

杜虎珍的孙女婿蒋先生表示,1940年左右,19岁的奶奶杜虎珍与16岁爷爷黄俊夫成婚。婚后不久,黄俊夫便前往遵义市湄潭县当兵。1943年,杜虎珍随军前往湄潭县小住数月,怀孕后便回到老家待产。

1944年正月二十二日,杜虎珍在家中诞下儿子黄发昌。几天后,因黄俊夫母亲去世,他曾短暂回乡奔丧,这是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刚出生的儿子,同时也成为家人最后一次见到他。

杜虎珍享年103岁。(图:极目新闻)

奔丧结束后,黄俊夫前往遵义参军,随后到重庆学习,此后便再未归家。

蒋先生表示,家人通过往来信件得知,黄俊夫后来前往广州工作,地点为广州信和堂大药房,具体工作内容不详。

1946年,他曾从广州写信回家,地址为广州市海珠北路。1950年,他辗转至香港,随后赴马来西亚北婆罗洲中国建筑有限公司工作,其间曾多次寄信回家。最后一封信件日期为1952年1月15日,此后便彻底失联。

黄俊夫的最后一封信件日期为1952年1月15日,此后便彻底失联。(图:极目新闻)

在信中,黄俊夫提及自己在南洋一无所有,仅凭体力打工勉强维生,虽无积蓄,但仍心系家人,他叮嘱妻子要培养儿子读书。

“将来你看,我和你会面团圆时漫谈我经过的事……我常梦见你,由湄潭把发昌(两人儿子)用手抱返家来,余梦中得见还不满一尺的小孩,你叫我怎么不念他呢?”

据悉,杜虎珍珍藏了一份由遵义县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出具的证明,显示黄俊夫于1950年定居马来西亚,后迁居新加坡。

家属曾前往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寻找

尽管晚年四世同堂,儿孙绕膝,杜虎珍仍未放下对丈夫的思念。她时常翻阅黄俊夫留下的书信,轻声念着信中那句“总有相会之时”。即便年迈病重,她仍盼望丈夫的消息。

家人曾询问杜虎珍为何不改嫁,她坚定地回答:“我要守在家,万一他哪天回来呢?”

多年来,家属和志愿者通过网络、电视台等渠道发布寻人启事,并曾前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探寻黄俊夫的下落,遗憾的是始终未能找到确切线索。

杜虎珍的家人表示,将继续寻找黄俊夫或其后人,希望能完成老人的心愿,让这份等待有一个最终的答案。

相关标签
  • 寻亲
  • 贵州
  • 丈夫
  • 妻子
  • 离世
  • 热门 Popular

    • 大选2025
    • 网络打工人
    • 大声说

    Advertisement

    你可能会感兴趣 You may also like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