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呼吸|彭菲菲】一瓶药油造就的“普鲁斯特瞬间”

台湾夏日,闷湿空气中的记忆气味,造就了每个人各自的“普鲁斯特瞬间”。(图:彭菲菲)

闷湿气味勾起的景象,常是姑妈带着浓厚乡音说话时的表情,以及那个让我感到呛鼻,联想到夏日中暑的小玻璃瓶 ——白花油。

这几年,德国的夏天总有几天让自己宛如回到幼时的台湾——高温,无空调,空气闻起来湿湿的、闷闷的。

气味不仅能勾起人们曾有的感官经验,还有当时的场景与情怀。记忆心理学对此有个美丽形容词——普鲁斯特瞬间(Proust moment)。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用这种回忆的静观,紧握每个回忆提供的线索,重新找回失去时光中曾有的存在体验,追忆出往日时光中的人事物,并拖着孱弱的身躯写下了巨著《追忆似水年华》。

夏日闷湿空气的记忆

那年夏天,到台北的姑妈家小住,局促的矮平房座落在半山腰上。夏日湿闷空气不仅让人感到胸闷郁卒,也常常让人昏昏欲睡。空气中时而夹杂着提神药品的气味,无论是薄荷脑或樟脑味,随着屋内左右摇摆的电风扇,成了湿闷空气的气味分子。

父亲年纪比姑妈小上一轮,阴错阳差地在1949年随其他120万的军民迁移到台湾。当时已年过五旬的姑妈虽然到异域近30年,却依旧不习惯台湾的亚热带气候,手里总是攥着个小玻璃瓶,嘴巴念叨着就拿出小瓶子,直接往额头抹,或是倒些在手绢上,拿起来闻。

闷湿气味勾起的景象,常是姑妈带着浓厚乡音说话时的表情,以及那个让我感到呛鼻,联想到夏日中暑的小玻璃瓶 ——白花油。不过,当时没注意瓶上印的是“万应白花油”,还是“和兴白花油”,当然也不知道白花指的就是瓶上印的水仙花,更没想过这小瓶子背后的故事,以及它是几个世代家庭的常备药。
 

由颜玉莹研制的“白花油”1927年在新加坡设厂开始生产。(图:互联网)

白花水仙标记的药油

颜玉莹(Gan Geok-Eng)先生,1900年出生于福建漳州海澄。7岁时随从事中医一职的父亲从厦门渡海下南洋,先在新加坡打工、当小贩,后来到槟城开办糖果厂和经营橡胶事业。

当时新马地区卫生环境并不佳,尤其有蚊虫及瘴气问题,颜先生适逢因缘巧合与出身背景,研制出一种含薄荷、樟脑等原料的药油,可医治皮肤疮毒、肚痛、风寒及蚊虫叮咬等病症,广受好评。

他于1927年开始在新加坡设厂生产,后来随着生产基地转移,扩建至香港以及台湾,白花油公司到了上世纪70年代,已发展成跨国企业,也同时有了表示“万应万灵”的“万应白花油”,以及寓意“家和万事兴”的“和兴白花油”等不同注册商标,不变的是那象徵白花的水仙标记。

造就各自的普鲁斯特瞬间

人说“天下水仙数漳州”,白花油的水仙花元素设计,是颜先生寻觅的一种乡愁记忆,加上它的气味,也间接造就了许多人日后各自的“普鲁特瞬间”。于我而言,这些曾经由感官进入心中的体验;湿湿的、闷闷的、夹杂白花油的气味瞬间密封了当时的光影,并以永不磨灭的形象与其他的记忆交互堆砌。

一旦气味启开记忆大门,家乡夏日光影、故人以及年少情怀蜂拥上心头。
 

请点击《城市呼吸》系列报道,阅读更多文章。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相关标签
  • 城市呼吸
  • 记忆
  • 热门 Popular

    头条新闻

    Advertisement

    你可能会感兴趣 You may also like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