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社交媒体上有对30多岁的年轻夫妇因为两年还完房贷而走红。这对夫妇收入一般,但勤俭持家,在购房前已经有一大笔公积金和现金的存款。购房时只向建屋局贷款5万3000块,然后两年还完。虽然这个决定使他们的储蓄一扫而空,但两年就还完房贷的确是一件壮举。
然而,从理财的角度来看,这样做是否明智呢?
可能损失上万块公积金存款利息
很多新加坡人喜欢“无债一身轻”,用他们公积金普通户头的宝贵资金来还房贷。从理财角度来讲,这并非明智。
用普通户头的钱来还房贷,算一算并不划算。
普通户头存款每年可以获得2.5%的利息。现在银行的房贷利率在1.5%左右。如果有10万新币贷款,然后用普通户头的账户去还贷,我们来做个算术题:
- 普通户头账户的年利息(2.5%):$100,000 X 2.5%= $2500
银行贷款的年利息(1.5%):$100,000 X 1.5%= $1500
还贷的结果是每年损失利息1000元。
如果是几十万的贷款,年限还有10年到20年,将普通户头资金用来还贷,损失掉的利息可以高达上万块。
如果银行贷款利率上涨,超过2.5%怎么办?到时也可以随时用普通户头去还款。所以,把钱留在公积金里算是无风险操作。
如果你将10万块从普通户头转到特别户头,利息差别就更大:
- 特别户头账户的年利息(4%):$100,000 X 4%= $4000
银行贷款的年利息(1.5%):$100,000 X 1.5%= $1500
还贷的结果是每年损失利息2500元。
不过,这个操作还是有点风险的。如果银行贷款利率超过4%,你就会亏钱。因为从普通户头向特别户头转钱是不可逆的,这种情况下你没法用公积金,只能用现金去还贷款。当然,在当前的低息环境下,这种可能微乎其微。
不用普通户头的钱还房贷,你就可以通过公积金与银行贷款之间的息差来套利。
负债不一定有悖道德
在我们亚洲文化里,负债不是好事。的确,很多贷款是“吸血鬼”,例如大耳窿,信用卡,银行透支等。这些贷款都有超高利率,大家都不该碰。举个例子,车贷的利息是基于原始贷款额的,不会因为还掉一部分就减少,这种就属于高成本负债,我们应该尽量避免。
但是,就理财原则来说,如果收益高于成本,这些贷款就可以看做“正向”负债。所以很多公司都会贷款,从而有更多的资金来获取更高的利润,虽然这样做也会增加商业风险。
在新加坡这种特殊的房贷情况下,把钱留在公积金里面,赚到的利息高于房贷利息,而且收益几乎无风险(除非政策变化)。因此,不要排斥所有负债,而是应该合理利用起来,特别是房贷。
把买房用掉的公积金资金还回去也不错
话说回来,如果你有一大笔现金,又不想尝试任何风险资产(比如房产,债券和股票),也可以考虑把现金填补回公积金,把之前为了买房用掉的额度补回来。在普通户头里有2.5%的利息,比现在投资政府债券或者放银行定存收益高多了。
如果你像很多新加坡人一样,属于手里有很多闲钱的,你很可能已经达到公积金的退休全额存款(Full Retirement Sum)。在这种情况下,你也不用担心你的资金会锁在公积金里面,因为到55岁时高出退休全额存款的部分就可以取出来,还会有很多利息。
现在房价正在上涨,很多屋主在卖房,售房款也是需要考虑一下怎么安排,可以将款项(或者一部分)放在公积金里。总而言之,不要盲目追求无债人生,而是应该过一个有财商的人生。了解更多的公积金和理财知识,我们可以经济上更富裕,退休生活也会更舒适。
(作者罗清全是新加坡理财专家,也是公积金的亲善大使,文章由王冠华翻译。)